每個人出發交換的意義都不同,我的是.....你的呢?| 10個讓交換旅程更精彩的方法

常常會莫名思考起 為何我會踏上交換這條路。

“出國交換” 這件事對我來說幾乎是從大一便開始萌芽,大二開始每學期都去聽說明會,接著就被列入了我的大學必做清單之一…。
不只如此,早就想好目標是歐洲了,原因無他:可以一次玩很多國家。(誰不愛歐洲,全家都愛XD)

雖然這件事早已在清單之內,卻不在計劃之內,
Which means 我大抵知道我能夠完成它(「去的成歐洲交換」此事),但我卻沒有把這個夢做得更大更滿→積極去爭取各項獎學金,靠一己之力來完成這個夢; 做更長遠的規劃打算(例如:去一年而非一學期,並且安排在國外學校進行專題實驗或是找實習機會等),
而只是倚著家裡經濟狀況的許可來替我click on the list……。

最初,我一直對自己即將出國交換此事感到理所當然(畢竟早就是清單之內的計畫)(抱著些許罪惡感)
直到出國前幾天,老爸突然似有意無意地問:「阿你這樣要花多少錢啊? 宿舍費生活費學校都沒有補助喔?」
我:ㄜ.....就繳交大學費去那邊上課啊…..(雖然已經解釋過好幾遍了)
爸:這樣你也敢去喔?
我:.....
爸:連自己要花多少錢都不知道,要省錢也不知道怎麼省啊? 去列個預算再看你要跟我貸款多少錢吧!

一記當頭棒喝,當下真的是羞愧得無地自容,但也狠狠地把我打醒,讓我重新思考交換的目的、這趟旅程的意義.....。

其實一學期的交換時間,很短很短,要修課、要玩、要適應新生活新環境.....。
相信大多數人,不論同輩或長輩,都會以正面的鼓勵方式說:多出國看看不錯啊!開開眼界。
那請問:什麼是開開眼界? 開開眼界,然後呢?
其實這半年,如果只是無意識地適應新生活,無意識地走馬看花(像我以前的旅程一樣....),
半年後回台灣,我  還是原本的我。
以前的我會抱持著,出國待半年,可能英文變好、突然找到自己的興趣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等等的想像,
被動地等待這些期待與邂逅的發生、實現,
但現在我醒了。
若不是自己有意識、主動地去改變 去動作 去思考,這些想像和期待,依然不會平空而降。

我在抵達奧地利的第一天,寫下了以上的反省 也是提醒,
那一刻,
我仍還沒定位好此趟交換旅程的目標與意義,
該多修點硬課磨練自己專業上的能力,還是趁著旅遊成本最低的學生時期走遍歐洲?
如正負一度下的雪白街景和灰茫的空氣,我站在迷霧中,
清醒的是,
得趕快找回對得起自己的認真態度去過生活還有對待每件事,
原地停留太久,腳會麻掉,起步更加艱難,
若不趕緊抬起一隻腳,就只能看著其他人從我背後快步走過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交換回來後仍一直反思:如果重新來過,我還可以怎麼做讓這趟交換旅程更豐富、更有意義?
綜合了其他交換朋友們的分享,整理出以下幾點我認為可以讓你的交換生活更精彩的方法:
  1. 出發前好好檢視自己的WHY
           為什麼我要去交換?想獲得什麼樣的體驗?(深入當地生活、到處旅遊、結交世界各地的朋友 etc.) 以什麼樣的方式達成?(窮遊、奢遊、獨旅、到處沙發衝浪、完美規劃、隨意遊走?)
  1.  訂下目標:
            例如:語言能力提升到德文B1(考過檢定)、修過某些課(可能是在台灣來不及修的外系課程; 台灣少見的騎馬、攀岩、划船等戶外課程)、找到實習機會、申請當地學校(為下一個學位準備)。
  1. 不要把日子塞滿旅行,留點時間和空間體驗真正的當地生活:
          雖然我所在的城市並非生活繽紛熱鬧的大城市,不過看在我的住宿費貴桑桑的份上,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認份(?!)地待在我可愛的城市-格拉茲Graz(之後有機會再來介紹囉!)。在Graz的日子,雖沒有看不完的博物館、逛不完的市集和大街,但在我狠心買了一台二手腳踏車後,從此多了兩條腿似的可以像個local student一樣穿梭在這座城市,夏天時天天往我最愛的冰淇淋店來一球(聽起來會肥死XD); 在冬日裡,挑戰零度下的路跑,見證公園裡的湖泊從結冰到融冰 ; 空閑的週末就找party、開party,和朋友一起下廚、BBQ,躺在公園裡野餐享受陽光。 這些最道地的日常生活,才是短暫的交換日子裡,容易錯過的美好體驗。
  1. 參加國際學生活動、組織 ( ex. Erasmus Student Network (ESN)):
            ESN是全歐洲(甚至是世界性)的國際學生會組織,主要是因為歐洲地區的交換學生太頻繁,因此有了這樣的組織,大部分的大學都會有各自的分會,就算你本身的學校沒有,也可以到同城市就近的學校申辦。ESN會舉辦許多學生活動,像是期初、期末party、烹飪活動、電影日、甚至很多的出遊活動。像我就幸運地參加到了他們舉辦的滑雪!讓我不至於到了奧地利居然沒去滑過雪XD (奧地利可是著名的滑雪勝地之一呢!) 透過這些活動,好好把握和國際學生們相處認識的機會。
  1. 盡量選些需要團體報告、互動的課程:
           增加和外國人、當地人交流的機會,了解不同國情、文化的教育下,不同的思維和合作。
  1. 記錄所見所聞:
           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以是文字、圖片、影音等。在每一個事件或每一次旅行後,花點時間去回顧、整理(圖文、影音)、有規劃的記錄下來,讓這些美好的發生,多年後仍清晰在目。透過紀錄,也讓自己更加珍惜這一切的美好,賦予旅程更深遠的意義,增加這些經歷的質量與重量。
  1. 修一些在臺灣修不到的課:
           以歐洲為例,由於地理、氣候的不同,他們的體育課(也算是戶外活動課?!)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,像是騎馬、划船、滑雪等課程,都是在台灣的我們比較不容易接觸到的,況且這些活動通常費用也不便宜,如果能趁交換期間多方嘗試,賺! (不過通常這部分的課程還是會需要部分額外收費喲)
  1. 多認識當地人,才更有機會了解(體驗)當地生活:
           如同上述提到的,多認識當地的朋友可以帶來不少好處,除了像是朋友會開車帶我們去附近山區hiking、local農莊餐廳體驗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,當你萬一真的不幸遇上一些問題時(財務、法律、醫療等)也比較有人能夠幫你(尤其在語言不夠方便的國家)。甚至,如果未來有在當地就學、就業的打算,也能趁早累積人脈!
  1. 挑戰自己不敢做、不喜歡做的事:
           大多數人都會選在比較沒有課業壓力的期間去交換,也算是給自己一個gap year、gap semester,因此,更應該放膽在這個時期去做任何的嘗試和挑戰,尤其對於像我一樣,對未來還迷惘徬徨的人,更應該好好利用這段期間,放膽去闖闖看!(好啦,我是蠻後悔沒有好好做到這一點的QQ)
  1. 嘗試各種不同的旅行方式:
           Hitchhiking、Coach surfing、臥舖火車,etc. 我聽過最瘋狂的是,有人在交換結束後,一路從歐洲搭各種火車、巴士(除了飛行工具以外),經過俄羅斯、中國最後回到台灣,聽起來事不是很熱血呢XD


每個人出發交換的意義都不同,對我來說,用心體驗、身在當地、活在當下就是我去交換的目的,那你的呢? 
別忘了在底下留言或私訊我們IG: we_after_90s 告訴我們你還有什麼讓旅程更瘋狂更精彩的好方法唷~ Tschüss!

留言